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答邬丽丽的三个问题

 

邬丽丽:

  你好。前些时日我在绍兴做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工作很紧张,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对你提出的三个问题,不能很好思索与作答。前两日回到北京,今天试着回答你的问题,但未必是严谨的,好在我们将来还可以继续讨论,甚至由你们完成最佳答案。

你提出的三个问题是:

  第一个问题是于光远先生提出要建立“中国休闲学派”,这对于国内学者来说是一件非常振奋人心的创举。但是会议期间大家从各自学科出发,争议很大。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体系,没有确定一定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这似乎不利于学派的形成以及学科的建立。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学生而言,没有一定的统一,很难进行教育和学习。

  第二个问题是我之前已经请教过马老师的,就是关于东北的二人转这种文化现象。我现在想问您的是,“东北的二人转”、成都正在形成的“慢文化”、以及其他地区比较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符号象征意义”,如果从休闲的角度出发,不知道是否可以用“区域休闲文化”这个词语来表示?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假期调整,我有些想法,也想向您求教。首先,将“黄金周”这一名词取消,我认为是国家的价值中心的转变。它表明国家对于假期制度的价值趋向由原先的“经济本位”转向为现在的“休闲本位”,更加注重的是人们在假期里的休闲行为及其带来的幸福感。其次,增加一系列的传统节日使之制度化,也是控制休闲西化,保护和发展本土休闲文化的积极措施。但是,缩减“五一”、“十一”的时间,以规避交通和旅游的压力,我觉得是一种消极的措施。它缩减了休闲的时间,也许会限制人们的休闲行为。并且,我个人认为,休假制度其实是一种福利,而福利是具有刚性的,它要求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否则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我想概括为这样几个问题回答与你:

  1. 区域文化休闲成立否;
  2. 构成学科的要素问题;
  3. 为什么休假,和如何休假的问题。

 

关于“区域文化休闲”


  当然成立。过去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地域文化对人性的塑造。也正因为如此,在世界中,有欧美文化、东方文化、阿拉伯文化、埃及文化、地中海文化、桑巴文化等;在中国,有吴越文化、中原文化、江南文化、岭南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关东文化、香港文化、台湾文化等。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唯一性、个性与共性、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才使构成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仅以戏曲和曲艺来说,在全中国戏曲多达几百种,而曲艺多达上千种。二人转产生在东北,有它的地域性特点。二人转本身是东北人的性格造化成的,也是一年多有半年闲的生存状况造成的,更与落后的经济形态有密切的关系。但不论哪个地域的文化休闲,都表达了人们对于游戏和娱乐的向往,表达了人们对满足物质之外的精神产品的需求,表达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得到幽默、嬉戏、戏谑、快乐等元素的调剂。既然有了这种需要,就一定有人民大众对各种文化娱乐形式的创造。
  地域文化休闲,往往是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因此大众的、科学的、民族的、通俗的娱乐内容应得到反映。而低级趣味、庸俗甚至恶俗的东西应得到遏制。不然,人们的文化品格很难提高。而在二人转中以及各类地方小品中所传递的内容大多格调不高。所以人们要学会培养自己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你的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提出“构成学科要素的问题”


  我们知道,构成一门学科,基本的要素是:客观对象、研究方法、科学共同体。再说得清楚些,其一客观对象具有普遍性,即与其他属性的事物发生联系,可以从中发现相互之间的关系、演进的规律等。其二可借用其他成熟的方法论原则,并产生自组织系统的定律、理论、模型、方法、技术等。其三有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范式”,形成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即科学家的群体及其成员共享相同的或近似的价值、传统文化和目标。按照库恩的说法,科学共同体遵守同样的“范式”(paradigm) 。库恩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另外,这个研究对象还应提供给研究者丰富的、多层次的内涵,并随着研究的深化而对研究对象有更深入的揭示,不断探索到这一领域内部事物的运动规律。
  休闲研究当然可以成为一门学科,而且这在西方和美国已经成型,只不过欧美之间的研究方法各有侧重。
  在中国,休闲研究刚刚起步,大多数是滥竽充数,或者是只为发一两篇文章而已,再有就是剽窃,甚至是博导也这样做,或者是没有任何创新,这个领域的学风很不好。而真正在这个领域做学问的人不是很多。社会学与人的休闲现象关系最密切。我记得有人问我,如果在大学开课,你首选哪个专业?我答:“应该是社会学”。
  休闲研究必须有中国特色也是成立的,因为,虽然休闲是人类共有的行为方式,但是它受文化传统、经济发展阶段、社会体制、管理机制、人种特有属性等多方面的制约。所以应当形成休闲研究的中国学派。
  当然,休闲研究在中国刚刚起步,与一个学科要求的要素还有距离,但是正在形成中。比如我们成立了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就是形成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而且还有大家的热情,各学科的参与等积极因素正在形成中。

第三关于休假和如何休假


  选取《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一书中的一段作答,另附我新近完成的一篇文章,算对你提出问题的回答。
  近年来,有关假日经济的局限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有人建议“旅游黄金周能否淡出!” “黄金周”过频的负面影响有六条:一是一年3次“黄金周”,加上各省市组织的大大小小的节会活动,扯动了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精力,干扰了政府抓大事、重服务的主旨和正常工作秩序,穷于应付而难以脱身。二是安全问题的压力日益增加,这不是说前几年的事故比现在少,而是现在更意识到安全的严峻性,事故的报道更加公开迅速,而这种压力的增加,不仅不利于促进安全工作,更多的表现却是各级检查成灾,推诿风日盛。三是改变了旅游业的正常发展规律,人为的提升,加上缺乏科学合理的旅游导览预报系统,在许多情况下造成景点冷热不均。而出行时间的过于集中,也造成景点和交通的超负荷运转,极易引发不安全事故和法律纠纷,影响旅游的有序运作和出行质量。四是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地方的急功近利思想,盲目开发景点,既易造成资源浪费,又易破坏整体环境,造成有限资源的虚耗和损失。五是不切实际的强调全员上岗,加上各级政府大量人员的投入,造成实际成本的上升,表面上看来轰轰烈烈,事实上不少地方实际收入在减少,同时国民的经济条件的改善毕竟有限,原本正常的淡旺季被不规则的波动率所替代,游客的逐年下降和收入的递减不可避免。六是浮夸风盛行,重复计算在公布的收入和游人的数字上屡见不鲜,自欺欺人,令人不齿。
  也有人指出“集中休假弊大于利”。在“黄金周”内集中出游,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出境游,景点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既导致旅游质量下降,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如按照“黄金周”的需求量建设交通、住宿等设施,势必造成常年性的过剩;如不能满足“黄金周”的集中需求,又形成客房爆满、车船拥塞。“黄金周”期间旅游、娱乐、餐饮、购物的集中花费,尽管使消费市场火暴一时,但是社会的总消费量在一定时段内基本上是不变的。节日期间消费的火速升温总是伴随着节后的急剧降温,出现了“平时吃不饱,假日吃不了”的尴尬局面。失望心情的逐渐积累使人们对长假由期待转为冷淡,甚至有的单位职工“五一”期间争着值班,“过节不休节后休”成为一些人对假期的新期待。
  尽管假日经济妇孺皆知,但人们(包括主管部门的领导与专家,包括各级官员和商家)对假日的理解太片面。国庆节、劳动节、春节是假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妇女节、儿童节等也是假日,最多的假日是星期天。所以,假日经济不能仅局限于黄金周,如果从经济的角度讲,各类节假日都孕育着商机,都可能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从大众的生活方式讲,各行各业就更应该关心老百姓日常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状态,不但是满足大家的物质需求,也应关心他们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现在的市场和商家大有在假日经济中“捞一把”的思想。
  所以有人建议,将“五一”和“十一”的七天长假改为法定带薪的、半薪的或没薪的年假,也许没有了旅游和销售的大会战,没有了商场的红火劲,但也许会有商家钱袋的细水长流。假期的分散还会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因为旅游不仅是到过了、看过了,更地道的应该是感觉到和享受到。看的是山和水,听的是鸟鸣,而不是相互欣赏后脑勺。假期的分散还可以减少由于拥挤而产生的“挤出效应”,一部分中高收入者因为旅游休闲的质量提高了,就不会选择停留在家,而愿意为假日经济捧个场。假期的分散还会提高GDP的总量,因为工厂的生产可以不中断,家装公司可以不停工。假期的分散也会使人们在长假时旅游,在短假时聚会,实际上可以增加其他的消费支出。当然,这个建议还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
  改变“假日经济”的现状,其实质应是着眼于人,着眼于人的体验生活过程,着眼于在这个体验过程中人的素质和价值的提升,着眼于文化传播和清新文化思想的形成,着眼于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的形成。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假日才有了存在的必要,经济才能真正繁荣和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