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此心安处即休闲

——第四期中国文明休闲沙龙纪要

路 强

 

720,壬辰年夏至的前一天,流火中伴一杯清茶,倒却是应和了休闲的心境。在人民政协报的四层会议室里,第四期中国休闲沙龙如期举行。这期沙龙的主题是一个看似十分轻松的话题——“你喜欢的休闲方式”;但却直指人心,因为人们往往会在一种休闲之境中体现出最为本真的存在状态,于是,休闲方式的选择可以说很能体现人的内心境界和价值取向。

 

休闲与社会文明

参与沙龙的朋友既有年近古稀的长者,又有80后年轻人;既有身处象牙塔中的大学老师,又有致力于农民工权益社会活动家,相聚一堂,大有“群贤毕至,少长咸宜”之论道古风。

年近七旬的志愿者常志复女士首先开启了今天的主题,作为40后的她,是在各种道德楷模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她说:在那个人们普遍学习王进喜、时传祥、焦裕禄等道德楷模的时代,帮助别人成为一种本分。可以说,从那时起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就扎根于她的心中了。因此,她所选择的休闲方式是十分高尚的,即作为一个志愿者为他人和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从参加工作的时候开始,常女士就经常去义务献血、植树。退休以后,更是主动联系媒体,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现在的她已经京城十分有名的志愿者了。几乎在各种志愿者活动中都有她的身影。在她看来,被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为他人服务则是一种快乐。志愿者活动成为她充实内心,获得快乐的源泉,因此,尽管这些活动使她常常处于一种忙碌和辛苦的状态,但是,她的内心却获得了最大的休闲。

在常女士那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当一个人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国家和社会时,休闲就内化到了他的奉献与付出中,因而也将使之保持着更为持久的活力和更为积极的工作状态。

与常志复女士相较,农民工出身的陈军先生则从农民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较为沉重的问题,即农民工的休闲。陈军先生是以为致力于农民工公益事业的热心人。他在农民工社区中创立了亲子中心和社区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一些基本的休闲资源。曾经是农民工的他经历了很多的艰辛与不公,加之这些年针对于农民工的公益工作,他认为,在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关注的情况下,农民工是没有实质意义上的休闲的。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建设者,他们的工作目的很简单,就是谋生,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在这种压力下,他们是不可能有休息的心态的。与此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上,社会也没有提供给他们足够的休闲条件。因此,农民工的休闲大多数停留在极为初级的阶段,例如工作之余看看电视,节假日陪家人出去进行简单的游玩等等。而诸如读书这样的休闲方式,都是比较少见的。另外,陈军先生还注意到,休闲在农民工往往产生于生活受挫之后,于是,诉说和倾听也构成了他们特有的休闲方式。对于农民工的这一系列休闲状态,陈先生多有亲身体会。他不无忧虑地指出,这种社会的压力和不公不仅对农民工当下的生活状态构成了影响,而且已经开始影响农民工的下一代。鉴于农民工的数量,这种情况如果长期下去,社会和谐无从谈起。

 

休闲:寻找属于自己的体验

当然,无论是常志复女士还是陈军先生,都是从社会这个层面来谈对于休闲方式的理解的。那么如果从个人或个性化的角度来看的话,休闲方式又会呈现出怎样的状态呢?

来自首都体育大学的黄金葵老师提到,自己的休闲方式就是唱歌。在她看来,现在有很多合唱团或者唱歌团体,通过参加这些团体的活动,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进言之,当今社会中,将艺术、审美贯彻于人们的休闲生活中,不仅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极大的丰富起来,而且对于人格的教养和人的社会化发展都有着很高的价值。

人民政协报的唐燕老师则是将侍弄花草作为主要的休闲方式。她非常善于用花草的绿色来装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她说,通过养花种草,可以将工作和休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且,她还常常和同事、朋友分享这些植物。这样不仅改善了自己的心情,还能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她看来,喜欢就是一种休闲,心情的改善本身就会带来身心的愉悦。而更重要的是,休闲本身也具有一种互动的性质,共同的兴趣将成为休闲的基础。

在本次沙龙中,来自中国台湾网的芳芳和来自宋庆龄基金会的王鹏是80后年轻人,同样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在休闲方式的选择上则更体现出年轻人的个体性特征。芳芳是一个生于1988年的女孩儿,似乎有着同龄人中不多见的安静与独立。她更多的选择一种自我满足与自我的调节的休闲方式,如看电影、个人运动(如跑步、游泳)、读书、养花等。她说,电影将人的生命延长了三倍,电影给了自己体验不同人生的方式;运动则让她的生命更有质量,也使自己能够更好地生活。养花这一休闲方式在她的同龄人中比较少见,她说这与她儿时与自然的接触与沟通有关,时至今日她依然向往大自然,希望能够有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

出生于1982年的男生王鹏,在选择休闲方式的时候则体现出80后男孩子的生活特质。他的休闲方式从儿时的看电视,到现在时常进行的交互型、团体性球类运动(如网球,篮球等)。这一休闲方式的转变也让我们看到了80后年轻人,特别是独身子女,从家庭走向社会的大体脉络。而且,王鹏还进一步指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休闲方式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当休闲能够具有经济价值的时候,就意味着社会的一种发展。可以看到,80后年轻人们在选择休闲方式的时候不仅十分注重个体的体验,而且还会通过休闲方式进行较深层次的社会思考。在他们看似个性、独立的生活状态下,对于社会和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理解和把握更多的来源于他们的直观体验,而这种直观往往是这个世界最为本真的东西。

 

休闲困惑与解决方式

《休闲榜》杂志的王女士及金女士,代表了我们这个社会最为典型的一个群体——创业者以及所谓的“白领”。他们一方面有着较为优厚的薪水和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则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挑战和竞争压力。王璞女士首先表达了她的休闲困惑,她说,她自己目前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休闲,工作之余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好好睡一觉,休息一下。尽管工作上的便利让她有很多机会去到那些风景名胜,但是总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很少能有休闲的心态去欣赏美景。进一步,她还提出了休闲的实现要有休闲的社会保障,公共休闲资源配置,休闲公共服务体系这三方面的条件支持。在她看来休闲是一种个人本位的需求,如果社会的保障体系不完善的话,个人在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下,休闲是很难实现的。金莎莎女士的休闲方式显得很家庭化,工作之余她以陪孩子玩和阅读作为主要的休闲方式。她说,通过陪孩子可以发现一个不同的世界,通过阅读则可以让自己的精神层次进一步提升。在自己的休闲活动中,她感受到,休闲文明是一种社会价值,它的实现一方面需要社会的引导,另一方面则是要成为一种社会责任。只有这样,休闲才能脱离那种媚俗、庸俗与低级趣味的困扰。

针对创业者的问题,人民政协报休闲周刊的主编李寅峰老师说,休闲是的感觉是要靠个体去寻找的,瞬间的休闲体验是可以成为永恒的。而且,人本身应该就是成为一种休闲的人,休闲最终要落实到一种休闲心境的实现。在这个意义上,休闲和工作本来不应该成为一种对立。这一点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惠娣研究员对于休闲的定义,“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是相契合的。马老师在最后的总结中进一步指出,休闲方式的选择既是一种个体化的选择,又是一种社会文明的标识。我们对于休闲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休闲的活动或某些休闲的形式中。正面的价值观、幸福的体验都是休闲的本质构成。然而,休闲的最终体验一定是落实于人的内心的。心灵的休闲才是休闲的真谛所在。

也许,正像大家共同认为的那样,休闲原本就应该是人的常态,我们可以说我们没有时间休闲,但也可以说我们无时不在休闲。关键在于我们内心的选择。如果我们做的是自己的心爱之事,哪怕一点微小的成就就足以让我们有欣然的微笑,那么有谁能够说我们没有获得休闲呢?记得有位法师曾经说过,“此心安处是吾乡”。当我们内心能够有所安宁,不再空虚的时候,休闲已然贯彻在了生命之中了。

 

路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助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