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素描: 欧洲学术之夏

——旅欧归来话欧洲(1

马惠娣

 

 

每年的夏季,欧洲会有无数个会议在不同的国家召开。人们利用假期参加会议,既是学习、交流,也是“准学术度假”。这个现象在19世纪末就被凡勃伦关注到,而且,他认为“准学术”与“准艺术”的休闲形式是高雅的、有价值的、值得推崇的。

欧洲社会学协会拥有55个专业委员会,大约30余个研究委员会及各类学术组织,尽管面临经济危机,但仍有各种组织、企业、基金、个人资助召开各类关注社会问题的学术会议。

学者们参与的热情也很高,一方面可以交流学术思想、开阔学术视野,又可以在轻松的气氛中结交朋友;另一方面可以游览所到之处,让身心得以自然的调整,以厚积薄发。

据我所了解,相当一部分人就是利用度假出来参加会议的,自费的人很多。这个传统是欧洲宫廷沙龙文化的延续,也是一个新变种。其实,旅游,从来不只是游山玩水,“准学术度假”可能是一种更好的学习、体验与认知。

我选择了欧洲社会学协会的其中三个会议,一个是:第26届北欧社会学协会815-18日在冰岛大学召开;第二个会是828-30日在芬兰坦佩尔大学召开的第三届国际会议;第三个会是95-8日在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学院主办的第七届国际网络社会学会议。三个会议在时间上有连接性,区域跨度也不大。我还专程绕道去了德国萨尔布鲁肯(德国西部的城市),与Lambert Publishing(出版社)具体商谈出版2010年由我等三人主编的书:Leisure and ivilization: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英文版)在德国出版的相关事宜。

从这几个会议的主题看,似乎与我研究的问题都有点距离。但是,我不这么看。首先,学科都是相通的;其次,要找到切入点;第三,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也都需要学习和认知。

其实,此次三个会议收获还是蛮多的,而且起到了相互认知的效果和作用。下面我依次介绍这三个会议的基本概况,希冀与大家分享。

26届北欧社会学协会815-18日在冰岛大学召开,会议主题:诚信与社会变化。出席会议的代表有300余人。90%的代表来自北欧五国,其他约10%的代表来自欧洲大陆以及亚非拉美等国。

冰岛会议开幕式现场

     冰岛会议开幕式现场

大会邀请了瑞士乌米尔大学、伦敦国王学院、欧洲大学学院、伦敦经济学院四位学者做了大会主旨发言,分别就:“制度、公共政策和福利走向”、“新自由主义的激进:一个漫长的危机过程”、“诚信危机:社会运动与危机时期的民主”、“犯罪、诚信和法律制度的合法性:欧洲人的比较分析”。会议还安排了六场选择参与的平行大会。44场专题发言会场。

“消费与生活方式”是其中一个专题,共安排了八个人的发言。多位芬兰学者主讲了:“消费中的必须和需要”、“政治体制与庆典仪式(被政府应允的)”、“饮食、文化品位和政策”、挪威学者主讲了“酒馆文化与酗酒”、克罗地亚学者主讲了“银行理财师能否让你拥有诚信的人格——克罗地亚中产阶级家庭至穷的分析”、西班牙学者主讲“艺术设计对社会实践的影响”等。马惠娣是亚洲唯一学者,带去的论文题目是:“经济的昌盛与道德的衰落:对消费主义价值伦理的反省”,参加到“消费与生活方式”组讨论,每位代表发言30分钟,10分钟回答代表提问。

这次大会四场主题报告和六场平行主题报告,基本上都关注到了经济危机背景下的社会政策、社会结构、社会公平、制度建设、政府能力、福利制度等问题。虽然,有的报告对欧洲的前景充满疑虑和质疑,但这正是对领导者的预警,也是一种社会担当。

欧洲近年来出现的多起枪击案和各种“反社会运动”给社会学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不仅涉及到问题的观察视角,还涉及研究方法、合作团队、研究力量的组合、研究基金的来源等问题,都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2012828-30日,芬兰坦佩尔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举办了第三届国际会议,主题是:“力量与差异”(Power & Difference)。参会者以北欧学者为主,也有来自北美、南非、澳大利亚、英国、土耳其、葡萄牙、东欧诸国、以色列等国学者,我是唯一来自亚洲的学者。会议代表近百人,有14个专题讨论,邀请八位学者发表大会主题讲演。

坦佩尔大学国际会议会场

     坦佩尔大学国际会议会场

Lisa Adkins教授:时间、劳工和未来的性别意识;Leena Alanen教授:儿童、代际和差异;Karen Armstrong教授:“权势关系中的文化工作”;Colin Bennett教授:“个人数据的地缘政治学与个体隐私的管理”;Laura Huttunen教授:“差异、暴力和变化:巴尔干地区的种族特点”;Jan Nederveen Pieterse教授:“经济状况的差异:不同的资本主义”;Goran Therborn教授:“不平等、差异和势力”;George Thomas教授:“全球模型、权威和地方差异”

14个专题分别涉及:学术、专业、力量和不同;关于民主;儿童的力量;传播的力量;性别、阶层、情感和日常体验;全球化、变化和世界性的力量;区域交叉中的社会学理论和实践;经济学知识;语言、力量和不同;传媒、听众中的力量;区域与力量;必要的对手;后经济产业的力量;休闲、消费主义和文化资本。

我在专题讨论时,就“艺术实践与自我表达”,介绍了人们以艺术实践的方式参与的休闲生活,以及在其中获得的精神满足、情绪表达、自我实现、生活创造力等。介绍了中国民众的闲暇时间生活状况,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又介绍了休闲学的“社会化”与“成为人”的理论。大家意识到,生活方式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世界不同国家均面临同样的挑战。因为多人此前没有关注到休闲问题,所以,大家讨论起来还很感兴趣。

会后,我专访了本次会议的主席——Pertti ALasuutari 教授,并邀请他就社会文化政策问题回答我的专访(此前已通过电子邮件与他联系,并提出九个问题请他思考)。

专访坦佩尔大学国际会议主席

     专访坦佩尔大学国际会议主席

 

201295-8日,维也纳音乐与表演学院主办了第七届欧洲艺术网络社会学大会。会议代表近300人。会议主题:“艺术家的实践”。有四位学者作了大会主题报告,200余人在分组会上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论文。会议代表虽然主要来自欧洲诸国,但也有美国、加拿大、菲律宾、阿拉伯、亚洲等多国学者的参与。本次会议上,见到了来自台湾和香港的学者,中国大陆除了我,还有一位是来自上海的美国人。会上,我没有发言,分别选取几个感兴趣的讨论组。因为,第一次接触这个专业,相对来讲还比较陌生,尤其没有PPT的发言,很难听得懂。但是,从艺术家和艺术学科研究者的发言中还是了解了许多从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受益很大。比如,艺术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与影响、艺术与城市空间、艺术与环境保护、博物馆与观众、艺术教育、艺术对大众审美情趣的培养、文化政策、建筑和城市空间、艺术作品的性别表达、田野艺术、色彩艺术的普及、艺术和市场、艺术与社会文明、文化和社会多样性、艺术生态和伦理、艺术和社区等这些话题对休闲研究和生活方式研究都有很好的启发。

会上,有两位外国人谈中国古老艺术,让人耳目一新,也令人兴奋。一位是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David Haley教授, 谈到了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中的风水问题;另一位是来自上海Artspring 的美国人George Kaye, 谈到将甲骨文以艺术的形式向市民传播,吸引人们对本土文化和艺术的兴趣。会上,我向二位提出了问题,会下也做了较充分的交流。

我还与本次大会主席Tasos Zembylas教授做了沟通,感谢他成功主办了这次会议。他说,他了解了我的工作,认为休闲问题很重要,而且与艺术有很大的关系,这是此前他也不曾考虑到的,希望以后加强沟通与合作。他还说,中国在文化、艺术、音乐方面有悠久的历史,有多位当代艺术家来维也纳演出,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现在,他的许多学生来自中国。

会上主办方还邀代表一同参观了Essl Museum Klosterneuburg博物馆,欣赏了维也纳音乐与表演学院学生们的表演。

四位主题发言人分别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Natalie Heinich教授主讲了:“当代艺术实践:一个新的艺术家模式”;维也纳音乐和表演艺术大学Karlheinz Essl 教授主讲了:“机会的机会”;美国肯塔基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哲学教授Theodore Schatzki主讲了“艺术实践”;巴黎社会科学大学教授Laurent Thevenot主讲了“公共参与与艺术家约定”。

极其难得的是,会议代表始终保持热诚参与会议,每一个section 的讨论都不下20-30人,人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提问。闭幕式时,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与会者都出席了。这是多少个会议难得一见的场景。会议组织得也相当好。在这里也要向大会主席Tasos Zembylas教授再次致谢。

维也纳国际会议闭幕式

     维也纳国际会议闭幕式

2008年以来,我每年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来欧洲开会,感受到了欧洲社会学学术讨论的思想活跃,以及他们对社会敏感问题、大众关心问题、社会焦点问题所作出的迅捷的反应与思考。虽然,他们知道学者的声音对政府的选择和做出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较弱,但是,大家还是相信理性的力量,以及对公众所产生的正面影响。无论如何,这是学者的社会责任。

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欧洲学者十分珍惜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大多都会认真准备论文,讨论时非常认真,提问题很踊跃。想来这是欧洲人的传统,也是欧洲人文素养的积淀。

 

2012910日完稿

于维也纳Cyrus Ho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