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旅行吧!少年》读后感

——读赵子衿同学的作品

 

20191210日)

马惠娣

    有幸成为子衿同学《旅行吧!少年》一书的首位读者。读来心潮澎湃,不由得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到了在“分、分、分,孩子的命根”教育背景下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特例——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

子衿,正读高三,学业的繁忙可想而知!现在却从容地整理出版《旅行吧!少年》。这本书是从他十余年的游记、散记、笔记、卡片中遴选出的29篇。记录一个孩子眼中的北京、中国和世界的模样。令人惊异的是,这些篇章充满了“小小年纪”已有的文化气质与文化抱负,以及在历史探察、人文考古、追踪朔源、审慎理性方面的认真态度。

是怎样的历练让他拥有了如此的自信与悠然?

我记得在他刚刚读小学那年,他的父母就制定了“家庭文化考察”长期规划。利用节假日带他“认识北京”、“认识中国”和“认识世界”。

子衿从九岁起有长达四年“定向越野”的魔鬼训练。小学三年级时,几天原始森林的奔波让他向妈妈“呼救”。在文中他写道:“我知道,妈妈心中是不舍的,但是我也预料到,我会被严词拒绝。果真如此。”懵懵懂懂中,这只妈妈的“小奶狗”心里冷不丁蹦出:“自己选择的路,趴着也要走完”的豪言壮语。

十一岁的他在游历北京文丞相祠就能吟出:“状元书生正气有,大智大勇失地收。以身殉国不回头,丹心碧血照千秋”的诗句;在探访法源寺时,发现了当年的毛泽东,曾精心制作“丁香花—法源寺”的“集花册”送给了未婚妻杨开慧;在北京的犄角旮旯他找到了“定慧寺”,用一串问询知道了它的前世今缘;在“智化寺”细细品味了其中的“三绝”:“藻井”、“转轮藏”和“京音乐”;在北京东方饭店一隅找到一百年前的“咖啡馆”,知道鲁迅先生、李大钊先生、蔡元培先生当年都曾下榻于此;能把北京三座“白塔寺”说得头头是道,充满情趣地寻找“白云观”的小猴子等等叙述与场面,让人犹如身临其境。

十四岁的年龄带着姥姥姥爷去甘肃旅行,体会到了“嫩肉级团长”的不易与责任;在山西他考证了山西人喝醋的科学原理;在雷锋的故乡,他慨叹道:“雷锋叔叔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从未消失,而是落到了我们的肩上!”在鸭绿江的江边,看到抗美援朝时的“断桥”,他一直哼唱着郭兰英奶奶的那首歌《我的祖国》:“这是伟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长白山,他把这里看作是中国的“自然宝库”——挺拔的云柏、美丽的鲜花、“植物活化石”……让他惊艳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升入高中,虽然学业繁忙,却仍在父母的陪伴下,游历了多个国家。当他在柬埔寨看到满大街赤脚的孩子,感到自己国家来自不易的富足与繁荣;在“爱尔兰的家”他与多个国家的小伙伴建立了跨国的情谊;在英国的牛津与剑桥了解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是如何被建立,理解了“日不落”大英帝国文化的发达、文明、丰富多彩的程度;在俄罗斯发现了它横跨亚欧的神秘之所在;在夏威夷,他祭拜了林氏祖先——比干,“我们都是中国人,有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在肯尼亚,从动物世界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人居署,体会到“世界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社会、经济以及环境三个维度共同进步”。

子衿在父母的陪伴下独辟蹊径、独入幽径,以独特眼力发现了许多被人们忽略或忘记的历史和历史细节。这些文化历史在孩子的眼中是那样的宏大绚烂,也同样让他荡气回肠。旅行,比课堂和书本的知识更丰富,也更锻造人。

书中的许多信息告诉我们:情商与智商兼备、博览群书与勤学好问等多重品格造就了子衿。

子衿又是如何在繁忙的课业之余完成他的写作?文中也披露:“面对妈妈的规矩,他有过抗争、抗拒、无奈”,特别是在他少小之时。现在都已经“习得”且“养成”。近些年的游记基本上就在返程的途中完成了。

今年十月的布拉格之行,他就是作为“中英捷日常生活环境伦理国际合作项目”的成员而被邀请。交流会上,子衿以流畅的英语从泱泱五千年中国农耕文明史中娓娓道来日常生活环境伦理之必要性。引得所有在场的中外学者啧啧称赞。而在从布拉格回北京的飞机上完成了“布拉格之行”的游记。他是利用时间的“高手”。

这让我想起,他曾经的学业目标:学新闻、做考古研究、研究历史学、当哲学家。看来这些朦胧且飘逸的目标是他行动的根基与动力。

谁都知道,中国的孩子学习压力山大,从小到大都是各类补习班、兴趣班、辅导班占据孩子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而子衿却从很少进各类班。课余时间、节假日都是跟随父母去做“文化考察活动”——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多样性对话、与大自然对话、与时代对话、与未来对话。

“坚持”是最好的财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为“望极九霄迥,赏幽万壑通”。

“兴趣”是探索的原动力——为认识世界打开一扇扇大门,为生命充盈智慧的能量。可谓“兴在趣方逸,欢馀情未终”。

“专注”,是锻造品格与匠心的强大内心意志力——远离纷扰的世界,而不浪费人生。

子衿是幸运的,他有真正爱他的父母,“一对好父母胜过百所好学校”。所以子衿尤其感谢父母在他的成长中的循序渐进和循循善诱,而拒绝揠苗助长、苦心极力。

《旅行吧,少年》记录了子衿从童年到青年成长中“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的印迹;记录了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丈量自然的崇高和人性的美好,探究历史绵长和世界奥妙的点点滴滴。文字自然、质朴,却文思与文采飞扬;每一次游历都引人入胜。

旅行吧,少年们。锦岁韶华正当时!

 

该书已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见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