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重返大地——逆都市化潮流在法国与在中国

——“中法环境月”首场活动纪要

 

马惠娣根据记录整理

20211016日)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与时尚品牌《之禾》合作举办的主题为“重返大地——逆都市化潮流在法国与在中国”于20211016日在上海拉开了“中法环境日”的序幕。

    主讲嘉宾共四人,她们分别来自:巴黎一大索邦先贤祠大学凯瑟琳·乎维耶 (历史学家,二十世纪社会历史学研究中心/巴黎一大索邦先贤祠大学 -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研究学者,法国新农村问题专家)、碧山公社创始人欧宁、历史地理学者丁雁南(复旦大学)、艺术节策划人孙倩。社会学家保罗 · 张担任活动主持人。

四位主讲人分别从不同视角探寻“重返大地 - 逆都市化潮流在法国与在中国”这一社会历史现象背后的“推力”,以及在中、法两国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所折射的人文意义与社会影响。

凯瑟琳·乎维耶,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和新农村问题的研究者,介绍了法国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经历的五波“新农人”运动的概况,特别介绍了法国南部省份的一个农村(阿克戴斯,译音)的巨大变化。六十年前这里贫穷落后、人烟稀少、土地贫瘠、山谷封闭、交通不便。“重返大地”的第一波正值城市化与工业化高歌猛进之际,人们对每天“地铁-工作地-睡觉地”的城市单调生活产生了厌倦心理,其中也有一部分人对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表达了警惕,也有反殖民主义者对社会的失望。第二波在八十年代初,她们希望在农村保持一个自然而健康的生活,当时被称为“乌托邦移位”,表现出更强烈的环保意识,此时的法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第三波在2000年左右,到农村工作,互联网已经崛起,可降低生活成本。2005年的第四波新农人的动机主要在极端环保和极简生活理念的驱使下,其中也有政治行为极端者、在农村创造发展新模式等不同动机。(因为时间关系,第五波没有讲到。笔者注)

六十年过去了,阿克戴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是法国南部地区最宜居的村庄。凯瑟琳·乎维耶指出:新农人现象,有着复杂的文化背景、社会因素、政治治理、心理动机等。表现特征是:一、新农人年龄一般在25-30岁之间,有文化、社会阶层偏上,有知识认知、有技能技艺,对改变当地落后面貌发挥了巨大作用。二、从第一波到现在虽然有中途退场的,但是坚持下来的人都对原住民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她们在那里成立各种公会,参与了政治活动、市政改造、社区文化,反对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引起了新农人们的兴趣。原住民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新技艺和技术对改变就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在过去的六十年间,文化冲突还是不断发生的,包括生活方式、土地所有权。但最终这个地区被改变了。

碧山公社创始人欧宁在发言中认为:“新农人”发端于美国六十年代“嬉皮士”,这个群体是六十年代文化与生活的叛逆者,他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当时的丹麦、新西兰、澳大利亚也有类似的群体。

欧宁认为,在中国“重返乡村、回归自然”大概在2010年前后,主要是中产阶级的行为倾向,其中很多人并不是出于环保或者是平等的心理动机。他认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体现环保或说生态思想,主要是在佛家和道家。佛家讲求众生平等,主张万物共生。道家是“回归自然”并在“小国寡民之中”。儒家对统治者政治治理影响很大,强调中央和地方关系,依赖于农业增加税收,体现出对自然的征服。但是在清朝之前,城市几乎都采取“城中有田、田中有城”的格局。清朝之后有了城市概念,城市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欧宁认为,中国城市化在1949年之后经历了五个阶段:新中国初期是农业支持工业(即工农业“剪刀差”,农业对工业的反哺。笔者注),以推进工业化。1964年为初级城市化,体现在沿海军事工业向荒地转移,形成新城市。1980-1990随着特区开发,城市规模扩大。第三阶段出现在1990-2000年间,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房地产业崛起。第四个阶段2000-2010伴随北京“申奥”成功加快了大城市的建设。第五个阶段2010-2020,随着路网和互联网跨越式发展,尤其四通八达的高铁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中国目前的“重返乡村、回归自然”现象,目前是小众,目的只不过是到农村尝试另类生活。这与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不同,作为一种国家政策和国家意志是不得不而为之。比如现在推行的“碧山计划”是人们的自觉行为。他们多半是有钱的中产阶级,因为城市的不宜居,回到乡间可以寻祖、祭祖、乡愁,有有趣的事。但与当年西方国家源自思想资源、环保运动、极简生活等没什么关系。

历史地理学者丁雁南长期研究“城中村”即,非正式居住区、地理位置不同。他曾考察比利时、荷兰、美国等国家。他说,当年波士顿存在大量贫民窟,但后来引入新城市理念,采取了建筑低密度、大面积街区绿化、基础设施建设、控制人口等等措施,使城市与乡村关系密切,让人们看到了城市的优美与便利的同时,也能在不同地理位置分享自然景观。他举例鲁滨逊漂流,是自觉自愿主动到荒野之地,具有实验性的性质,是对资本约束和不道德行为的批判,也是对工作中不被强迫的摆脱。不过现在的“重返大地”已淡化了无政府主义和乌托邦追求。

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发起人孙倩,介绍了如何从日本引进了“大地艺术节”项目,并在中国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果实。她已经在景德镇、桐庐等几个村庄进行了艺术节实践活动。她的收获是:一、艺术家、音乐家、作家等等群体共同参与策划。二、乡村人是主角,价值体现在本地;叙事简单美好。三、吸引青年人返乡,去改变生活方式,促进乡村旅游。参与的人们感受到“用双脚丈量大地的感觉太好了。”

讲座历时两个小时。主讲之后有很短时间的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重返大地”在中法两国之间有何区别?区别在哪儿?第二个问题是:乡民们对艺术的接受程度如何?

无论如何,“重返乡村、回归自然” 既是社会现象,也是一个重要话题。虽然在中国不是强大的社会潮流,但在背后所折射出的不同时期特有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经济成就、心理动机、人文意义及潜在的社会导向等等值得人们的关注与深思。

笔者通过会场“聊天”系统提交了两个问题:一、如何评价自产食疏(home grown food)重返乡村回归自然中的作用和价值?二、大地艺术节是否收费?是否有商业化的倾向?没有商业化倾向的具体方案和将如何运行的方案是什么?遗憾,已经没有时间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