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
The "On-Site" and "Presence" at the Hometown of Li Yu, a Leisurely Literary ——Notation of Fieldwork and Observation in Lanxi City
“帮闲文人” 1李渔故乡的“现场”与“在场” ——金华兰溪田野考察纪行
马惠娣 (2024年10月30日)
应兰溪市政协副主席陈兴兵的邀请,在浙江工商大学休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红的带领下,浙江工商大学休闲研究中心研究员徐贤飞、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休闲研究中心主任马惠娣、挪威科技大学跨学科文化研究系副教授马里乌斯·科尔内斯(中文名字:马力)、塔尔杰·贝瑞克(中文名字:贝皓阳)博士一行五人于2024年10月26-27日对兰溪的游埠镇、诸葛村、芥子园、李渔稻田、永昌老街、长乐村等古村落进行了田野调查与访谈。与多位村长、镇长、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与对话。期间兰溪市委书记戴翀认真听取了大家考察后的观感与建议。
(兰溪市委书记戴翀右二与大家交流) 马惠娣认为,与二十多年前相比,兰溪的变化很大,得益于几代主政领导的远见卓识。这些古村古镇古民居生活形态不仅得到了完整的保护,也在修旧如旧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寻访者、采风作家团及回乡省亲者等等,在欢声笑语中不停地赞叹也惊叹古村镇在复兴中展现的新价值和新的情感链接纽带。 (考察古镇与游客聊天) 坐落于游埠镇的“相机博物馆”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款莱卡相机,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制造的“红旗牌”相机,最早的三D观影机,三千多架相机中有多款几乎是世界上仅有的孤品。相信摄影爱好者们一定到此赏宝,并不虚此行。 (相机博物馆馆长卜先生说:“红旗牌”相机当时仅生产72架) 纯手工酱油酿制在这里仍保留古法,我们“在场”感受到了老技工们对手艺的一丝不苟。还值得一说的是,市委书记戴翀请求进去实地参观,被工作人员拦下。她说,酿制过程严防雨水滴入,是为了保证酱油的品质。我们虽然没能进入现场,却感受到了“诚信大于天”的品质,得到了我们一行人的尊重。 (手工酿制酱油的晾晒场) 刚刚开张的“八珍面馆”,以独特的工艺制作味道独特的面条,有传统、有创新,有独门绝技,又有宾至如归的待客理念。
(八珍面馆内,中间穿白色衣服者为美食传承人) “李渔稻米”,既生长新品种水稻,水稻内也养殖螃蟹;稻米脱下的米壳既可以制作饲料,也可以做深加工的原材料,古镇的循环经济让人刮目相看。难怪马力说,中国古朴的自然观延续至今,用实际行动加入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目标中。贝皓阳在感动中亮嗓唱了一首挪威民歌,产生了文化共情与共振。
(贝皓阳博士在唱挪威民歌) 我们在诸葛村巧遇来自山东、河北等地的“研习团”,成员中有医生、有护士、有工程师、有商贸从业者等等,她们是慕名而来,要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巧智,与乡愁产生共鸣与共欢。
(相遇的研习团部分成员) 不论是游埠镇还是诸葛村,古人设计的“排水道”,让我们再次领略了农耕文明中的生活智慧与宜居生态文明的范例,可以说,具有不得不被征服的文化魅力。 诸葛村的祠堂大多保护完好,我们拜遏了“大公堂”,吟诵了“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两位挪威学者心灵受到了习礼,并希望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座右铭。坐在讲堂的课桌前要 “当诸葛亮的现代学生”(贝皓阳语)。中国文化的精髓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熏袭了老外。 (穿越在诸葛亮“诫子书”中,做诸葛亮现代的学生) 这时不仅让我们想起那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箴言,“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鲁迅)。在源远流长历史中积淀的充满智慧的烟火气,洋溢古人自然观的市井生活氛围,让人在驻足中增添了责任与力量。 李渔,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食家,亦被称为“帮闲文人”,是兰溪史上最靓丽的文化名片,在过去的四百余年间滋养了这片大地。尤以《闲情偶寄》中留下的饮食文化、饮食技艺、饮食伦理,以及他亲手耕耘的“芥子园”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独树一帜的文化坐标。我们遇见一辆满载四十余位义乌作家代表团的大巴车到“芥子园”采风。兰溪市政协副主席陈兴兵,同时任“兰溪李渔文化赋能工程指挥长”,他长期研究李渔和李渔文化,对李渔如数家珍,他的讲解倾倒了大批游客。这样的指挥长如何赋能新兰溪,是时代给他的新考题。
(陈兴兵左二与义乌作家代表团成员合影于李渔雕像旁) 我们在考察间也即兴地提出一些建议: 其一,在我们接触到的各级地方干部中,看到他们都年富力强、思想活跃、积极进取、勤于思索、爱岗敬业,浸透了对家乡的爱。可以放手让他们在守旧不复旧中创造和发挥新思想、新路径、新业态。可以做差异化的管理和指导。 其二,绝对避免“同质化”的产品生产,鼓励各美其美,呈现不同美的生态、神态、业态、情态和仪态。既传承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也要适应人民大众新的精神需求的产品。传承,但不要守旧;迎新,但不要迎合(低级趣味);发展,但不要破坏文脉。 其三,李渔文化的精髓在于闲适而淡然,以此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至今受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李渔是当代休闲文化与经济共进的先师。没有文化的旅游不会走的长远。因此,切忌急功近利,浅尝辄止。 其四,历来地方的事情千头万绪,也常常会让事务陷入错综复杂之中,因而众说纷纭,失去共识。此种情况下千万不要东施效颦,随波逐流。另外,如何处理好各方利益,特别是村民的利益和实际困难最考验政绩。 其五,引入“文化公司运营”固然是一个路径,但是一定是与当地文化水土交融,有创意、有新意、有美意、有善意、有满意、有情义。赚钱是资本的目标与目的,而文化精髓的保留责任也必须担负得起。 其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和干好事,它们相互依存。“干好事”的衡量标准在哪里?做到心中有数。老祖宗留下了两千年的瑰宝,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兰溪之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责任重大。 其七,村镇构成了中国巨大的版图,是中国文化根源性的存在,在城乡融合中仍有独到价值。其发展同样与整个国家,乃至于世界发展相辅相成。如今整个人类面临各种危机与挑战,诸如:气候变化,突起的不确定性(甚至是不可预知性),战争风险,全球消费降级,技术介入,人性异化等等因素对我们谋篇布局都有深刻的影响。此时的发展理念和行动更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危机、转机、天机和神机都是在相互转化之中,人算、天算、神算和妙算叠加而成运。 朱红主任曾长期任职于金华,对整个情况了然于心,“风雨兼程、稳中求进,不搞‘翻盘子’项目”的建议可谓意味深远、企盼殷殷。
(朱红主任右二与大家合影) 两位挪威学者大开眼界,古村落、美食和各种手工艺品尤其吸引他们。跨文化研究视角让他们对多元文化价值的理解、认同,以及美的欣赏有了更实在的“现场”收获。他们表示,将来会带领他们的家人或鼓励更多的欧洲人到兰溪古镇看一看。他们还对游客群体消费倾向做了观察。 在两天的田野考察中,我们也特别关注了村民“菜园子”的种植情况,以及民风中的勤劳节俭的习尚与传统。
(古镇、古街、菜园子与烟火气)
1、“帮闲”的本意是休闲,后世文学界称李渔是“帮闲文人”。这个称谓始自梁启超和鲁迅。梁启超说李渔作品“浅薄寡味”;鲁迅斥之为“有本事的”“帮闲文人”。随着李渔全部生活和全部作品的浮出,特别是日本、韩国、美国等多国学者对李渔全方位的研究,引起中国文学艺术界及学界的关注,且关注度越来越高。李渔的一生涉猎戏剧、戏剧理论,在小说、诗词、散文、史论、楹联、书法、绘画、篆刻、音乐、音韵学、文学评论、园林建筑、服装设计、美食养生等都成就斐然,许多方面开创了历史先河。林语堂说:“他是一个心裁独出、思想卓越的人”;“他涉猎的领域如此广阔,古代的文化人中很难找出第二个来”(刘成芝)。随时代变化,“帮闲文人”也成为了李渔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隐喻李渔一生“湖上笠翁、市井大隐、才华横溢、卓尔不群”。李渔文化提出了一个现代性问题——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可以再次诞生新李渔?李渔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
|